期刊详情INFORMATION
  • 刊名:山东社会科学
  • 主办单位: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主管单位: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
  • 主编:武卫华
  • 刊期:月刊
  • ISSN:1003-4145
  • CN:37-1053/C
  • 邮发代号:24-135
  • 复合影响因子:
  • 综合影响因子:0.458
核心期刊JOURNAL MAIN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
    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
    北大2011版核心期刊
    北大2017版核心期刊

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中国《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
    中国《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
    中国《北大2011版核心期刊》
    中国《北大2017版核心期刊》


  • 首页 > 往期期刊 > 2014 > 08 >
  • 论诗与情感

    作者: 聂珍钊

    摘要:在对什么是诗的问题的探讨中,人们发现了诗歌与情感的关系。亚里士多德关于情感的“陶冶”(catharsis)观点是欧洲文学中最早探讨文艺的卡塔西斯功用的理论,他从文艺的功用、审美感受、心理反应等方面讨论了文艺影响情感的问题。在浪漫主义时代,情感成为诗人所追求的最终艺术审美理想。在诗歌里,情感经过理性的陶冶,自然情感转变成了理性的伦理情感。诗歌的创作和审美欣赏都是同诗歌的创作者和欣赏者的伦理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情感是诗歌的源泉,没有情感就没有诗歌。就诗而言,情感的主体是诗人、读者或批评者。情感只有转化为伦理情感,诗歌才能升华。无论诗歌还是小说或是戏剧,其价值都在于伦理价值。失去了道德的力量,文学就失去了灵魂。

    关键字: 诗 情感 伦理

    上一篇:从“丰饶角”到“空壳”——谢默斯·希尼诗歌艺术的转变
    下一篇:“群体性事件”的新概念与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