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INFORMATION
  • 刊名:山东社会科学
  • 主办单位: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主管单位: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
  • 主编:武卫华
  • 刊期:月刊
  • ISSN:1003-4145
  • CN:37-1053/C
  • 邮发代号:24-135
  • 复合影响因子:
  • 综合影响因子:0.458
核心期刊JOURNAL MAIN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
    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
    北大2011版核心期刊
    北大2017版核心期刊

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中国《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
    中国《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
    中国《北大2011版核心期刊》
    中国《北大2017版核心期刊》


  • 首页 > 往期期刊 > 2014 > 11 >
  • 论韩国刑法和特别法中特定行为人的认定

    作者: 张霞 [1] ; 赵炳宣 [2] ; 周晓武 [3]

    摘要:在刑法上的所有犯罪中,最为重要的首先是要确定“谁是实施犯罪的行为人”,我们称之为“特定行为人”。过去,很多国家(例如德国、日本、韩国、奥地利)没有采纳单一正犯概念。这些国家在区分正犯、教唆犯和从犯的时候,认定“特定行为人是谁”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现代社会,比起刑法典,经济刑法或环境刑法等特别法开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各类犯罪没有明文说明谁是行为人的情况比较多。因此,在区分正犯和共犯之前,“特定行为人”在明确犯罪条文的范围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刑法上,并没有扩大“罪犯范畴”来认定监督责任为犯罪,但在韩国已经采纳“量刑规定”,并已经把监督责任认定为新的扩大刑罚事由。本文主要讨论在韩国刑法和特别法中如何明确个人和法人是特定行为人的。

    关键字: 单独犯 共犯 行为者的特定

    上一篇:中国法治化进程中农村私法文化的建构问题
    下一篇:中国文化国际化战略的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