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INFORMATION
  • 刊名:山东社会科学
  • 主办单位: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主管单位: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
  • 主编:武卫华
  • 刊期:月刊
  • ISSN:1003-4145
  • CN:37-1053/C
  • 邮发代号:24-135
  • 复合影响因子:
  • 综合影响因子:0.458
核心期刊JOURNAL MAIN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
    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
    北大2011版核心期刊
    北大2017版核心期刊

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中国《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
    中国《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
    中国《北大2011版核心期刊》
    中国《北大2017版核心期刊》


  • 首页 > 往期期刊 > 2012 > 12 >
  • 中国古代“比情”自然审美观论纲

    作者: 周均平

    摘要:我们把中国古代提出并建构的以自然之道的规律运动与人的情感变化异质同构的类比、比附的自然审关观,称为“比情”自然审美观。“比情”自然审美观在《淮南子》中就初见端倪,但真正提出并系统论述的则是力倡“天人感应”的汉代犬儒董仲舒。“比情”自然审美观虽然在诸多方面与“比德”自然审美观有相似之处,但在“比”的内容上却有侧重情感关系或道德关系、“情化”或“德化”等重要区别。它与“畅神”自然审美观在内容上有相似交叉之处,但也存在着情感抒发范围、形式和程度等种种差异。“比情”自然审美观的提出和建构是中国古代自然审美观发展的一个重大飞跃,是由“比德”到“畅神”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理论环节,它对后世美学和文艺创作影响深远,在一定意义和某些方面奠定了中国古典关学基本理论的基础,在当代社会亦具有诸多重要意义。

    关键字: 中国古代 “比情”自然审美观 董仲舒 “天人感应” 异质同构 当代意义

    上一篇:“双声”话语与意义重构——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文化考察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传播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