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INFORMATION
  • 刊名:山东社会科学
  • 主办单位: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主管单位: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
  • 主编:武卫华
  • 刊期:月刊
  • ISSN:1003-4145
  • CN:37-1053/C
  • 邮发代号:24-135
  • 复合影响因子:
  • 综合影响因子:0.458
核心期刊JOURNAL MAIN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
    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
    北大2011版核心期刊
    北大2017版核心期刊

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中国《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
    中国《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
    中国《北大2011版核心期刊》
    中国《北大2017版核心期刊》


  • 首页 > 往期期刊 > 2010 > 06 >
  • 唐诗中“草”的隐喻认知解读

    作者: 林丽君

    摘要:当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方式。人们往往通过具体的、熟悉的、有形的概念去认知和体验抽象的、复杂的、无形的概念。隐喻与诗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诗歌重要的表现形式,隐喻在诗歌中普遍运用。唐诗中关于“草”的隐喻可以说比比皆是,并且隐喻丰富;与其它时代诗词中“草”的隐喻相比有其自身特点。

    关键字: 唐诗 草 隐喻 认知解读 时代特点

    上一篇:表将来的“将”、“要”语义功能分析
    下一篇: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莎士比亚传奇剧之生态诗学解读